影视行业:作品要有艺术厚度和思想深度

发布时间:2024-11-02 00:26:15 来源: sp20241102

原标题:影视行业:作品要有艺术厚度和思想深度

放眼当下中国的影视创作行业,不难发现,各个领域的跨界行为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歌手、作家、记者、广告行业从业者等“转型”进入影视行业,成了导演、制片人、演员等主创人员。不仅如此,短视频流行,微短剧崛起,有的作品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制作出来,还有的作品投资几万元就能拍摄完成,使“人人都能成为创作者”成为现实。与此同时,数字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壁垒,原本专业编剧、剪辑等需要花很长时间完成的工作,现在依靠技术辅助工具很快就能完成。有的软件甚至只需要上传简单的描述性文字或图片,就能生成一段精美的视频。

然而,市场的热闹掩盖不了创作层面的不足,内容低质化、同质化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与创作过程的“快餐化”是分不开的。比如一些微短剧作品拍摄周期只有几天。一些粗制滥造的内容被剪辑成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经投流公司的推送,吸引用户点击付费观看,从而获得巨大流量和票房分账。这种以金融产品式的运营逻辑获取经济利益的方式,在业界编织出一夜暴富的神话,让一些从业者形成“作品质量不佳也能拥有高回报”的错误认知。因此,在新兴网络视听内容形态不断出现的当下,影视行业需就流量与质量的关系进行反思。内容的广泛传播不等同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商业收益的多少也不能直接与社会效益画等号。即使数字技术不断赋能创作,创作也永远需要有门槛。

首先,影视创作从不仅仅是灵感的闪现,而是一个需要资源整合和多方投入的过程。就创作过程而言,剧本遴选或现有IP改编、主创团队和各部门人员选定、拍摄和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人力和时间成本。而负责实施这些工作的导演、摄影师、灯光师、美术设计等,每一个工种都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这些资源的投入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品最终的质量。比如当下很多网友吐槽微短剧粗制滥造,恰恰是创作成本过低、资源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当然,资源投入不意味着“乱砸钱”“唯大制作论”,非要高价聘请流量明星,而是要摒弃以商业利益为单一导向的投机取巧,“把钱花在刀刃上”,真正将资源投入剧本打磨、内容创新和制作水平提高上。

其次,精品力作还需要创作者懂技术、懂艺术规律,有生活常识、行业知识,甚至需要掌握医疗、法律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例如,尽管当下国产职场剧触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荧屏上的职业群体愈加丰富,但一些“硬伤”让部分职场剧成了“儿戏”。消防员玩灭火器、律师不懂法律法规等种种常识性错误与技术硬伤,让一些职场剧被贴上“业余”“荒诞”的标签。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创作者不具备职场经验、不懂得影视创作规律,仅靠闭门造车和凭空想象的创作,必然脱离了真正的现实生活。再比如,网络电影诞生初期,由于进入门槛较低,部分主创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他们过分追求“以小搏大”的商业利益,在创作上以噱头博取眼球,加入大量暴力、惊悚等低俗内容,拉低了行业标准,搅乱了市场秩序。因此,创作在艺术和审美层面有门槛,这不仅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保证,也是对观众视听体验的尊重,更是进一步实现作品的立意表达和主旨深化的基础。创作不仅要在感官维度吸引受众,更要在思想层面引领受众,推动构建良性有序的行业生态。

更高层次的门槛则是对创作的敬畏心,这是一种对艺术追求的严肃态度,首先体现为从业者有长期甚至终生心无旁骛地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无怨无悔的志趣。很多老一辈艺术家皆是如此,导演郭宝昌花四十年时间打磨出《大宅门》这一经典力作,以力透纸背的细腻笔触刻画出大宅门里中医世家振兴中国医药行业的努力和决心。如今年近九旬的牛犇在七十余年的演艺生涯中虽然饰演的大多是小人物,却能在为数不多的几场戏、几句台词中把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作为中国第一位饰演周恩来总理的演员,王铁成一生只塑造了这一个人物形象,却以真诚细腻的诠释成为观众最难割舍的艺术记忆。正是因为秉持着对创作的敬畏心,老一辈艺术家们真正做到了以艺术创作为志业、以艺术价值为初心,用毕生精力追求真正的传世之作、以工匠精神打磨作品的每一处细节。他们不受一时的利益诱惑就轻言转行跨界,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影视艺术提供丰厚而独特的养分,这是创作的最高门槛。

在影视行业高速发展、网络视听内容形态不断出新的当下,创作者更应坚持这些门槛,以确保作品的艺术厚度和思想深度,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行业和观众才能期待更多高质量的作品诞生。

(作者:李欣,系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会员)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